阳春三月,保靖黄金茶核心产区葫芦镇国茶村云雾缭绕。3月27日清晨,2025年保靖县委党校中青班50名学员来到葫芦镇国茶村开启了为期一天的保靖黄金茶产业沉浸式实践活动。
在海拔680米的保靖黄金茶核心产区,村民石春梅正带领采茶工抢抓晴好天气采摘鲜叶。“今年春茶开采比往年晚了一周,刚开园就遇到连续阴雨,嫩芽生长缓慢;没想到这两天气温骤升,芽叶又长得太快。”这位拥有50亩茶园的资深茶农,一边展示刚采下的“一芽一叶”,一边向学员们道出困扰:“气温剧烈波动导致茶叶品相不均,虽然口感醇厚,但卖相受影响,收购价每斤比去年有所下降。”
学员们沿着梯田式茶园仔细观察,来自县人社局的周安琴掏出笔记本记录:“当前采茶工缺口大,建议推行‘理论+实操’培训模式,既缓解用工荒,又提升采摘标准化水平。”葫芦镇干部瞿慧敏则关注产业生态:“市场上存在以次充好现象,必须加快地理标志认证,建立全产业链溯源体系。”“推广茶园专用运输机,降低损耗,提升茶产业运输效率,以机械化赋能传统茶产业升级。”农业战线学员龙煦阳说。
中午时分,学员们走进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返乡青年合资创办的“茶园人家”农家乐。趁着上菜的间隙,大家开起了“头脑风暴”会,解锁茶旅融合密码。村支书石忠正透露,村里正参考“保靖黄金茶宴”,计划推出“七+N”茶元素的特色餐饮体系。
在餐后的交流会上,葫芦镇副镇长罗子轩分享了葫芦镇茶旅融合规划:“我们将实施‘七个一’工程——建设1个一体化综合服务中心,打造1条茶旅精品线路,培育10家星级民宿,开发1套茶主题文化产品……”他特别提到,借助保靖县“七百计划”,国茶村将推进民宿集群建设,首期9栋民宿已完成设计。
学员们结合各自职能部门职责踊跃建言:县科工信局学员黄睿建议“搭建智慧茶园管理系统,实现病虫害预警和精准施肥”;县农业农村局学员孙瑶提出“探索搭建平台,助力企业拓宽市场,推动茶旅融合新业态发展。”;县财政局学员彭静则关注利益联结机制:“要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让茶农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此次沉浸式调研不仅让大家触摸到产业发展的“神经末梢”,更引发对乡村振兴的深层思考。接下来,中青班学员将围绕标准化种植、品牌建设、茶旅融合等方面提出多条具体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来源:红麓
作者:刘番、彭璐
编辑:彭团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nswdx-wap.hlunet.cn/content/646947/75/14829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