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马拉雅山脉冷峻的褶皱深处,平均海拔3980米的雪域孤寂之上,一段关于忠诚与守望的“精神密码”,正等待时代的解读者。这里是祖国的西南边陲——隆子县,是人们用生命丈量国境线,用信仰铸就精神丰碑的地方。
当探寻党性教育的目光跨越千山万水,投向这片被风雪锤炼的土地,一场挖掘、升华与传扬精神财富的庄严使命已然启程。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近日,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一行在完成对山南市委党校的“小组团”帮扶后,辗转十余小时奔赴隆子县,与县委党校共同解码这份党性教育独特经验——“隆子密码”。
无言的信物:雪域边疆上的忠诚刻度
踏入这片精神高地,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信仰。在玉麦乡爱国守边先进事迹展馆,一副蒙尘的马鞍静卧于展台。它不仅是“时代楷模”卓嘎、央宗姐妹巡边岁月的见证,更是忠诚的具象。那些被风雪反复擦拭而锃亮的表面,镌刻着无数次丈量国境线的足迹,无声诠释“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生命誓言。凝视它,仿佛能听见风雪中的足音,触摸到“小我”融入“大我”的磅礴力量。
一件文物,就是一堂穿透灵魂的党性课。在列麦事迹展馆,泛黄影像与简陋农具诉说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老西藏精神;在朗久遗址纪念馆,斑驳的弹痕与残垣断壁,是先烈用热血书写的信仰宣言。每一件静默的展品都在低语,诉说着在极端环境下,共产党人如何以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筑起守卫家国的精神长城。它们是雪域高原最珍贵的红色基因库,是党性教育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思想的碰撞:云端点燃创新星火
如何将深植于冻土的精神之花,培植成滋养党员干部心灵的广厦良材?在隆子县委党校的新教室里,湖南省委党校教育长霍修勇以《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为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教学接力”分享。
核心命题清晰而迫切:如何让巡边马鞍的诉说“既燃情又走心”?如何将“隆子密码”讲深、讲实、讲新、讲活,使之跨越时空,直抵人心?告别传统的单向灌输,讲授人循循引导,思想的火花在海拔高处激烈碰撞。
“玉麦守边故事+情景剧=沉浸式党课!”年轻的本地教师仁桑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让文物开口,让历史行走!”两地党校教师迅速达成共识:通过深度访谈挖掘细节,红色故事会凝聚情感,舞台剧再现历史,现场体验教学触摸信仰温度……唯有打破传统模式的桎梏,综合运用多元载体,才能让深藏雪域的忠诚故事真正“活”起来,成为震撼心灵的时代强音。
智慧的共融:打造跨越千里的“精神云梯”
此行不在简单授课,更在开启一扇共享共建的大门。一个振奋人心的“彩蛋”随之揭晓:下一步湖南省委党校将力推集体“云备课”平台覆盖至隆子县委党校,两地的智慧将在“云端”深度交融。湖南省委党校将开放共享积累的优质案例资源,包括开发课程教学设计和精品教案等,共同打造“雅砻红色故事会”品牌集群,淬炼出更具时代穿透力、情感感染力和思想引领力的党性教育精品课程。
这不仅是技术赋能,更是精神血脉的联通——为隆子经验插上“云翅膀”,使其汇入全国党性教育的星空。
永恒的绽放:风雪归途中的信念之花
归程,车轮再次碾过世界屋脊的脊梁。海拔攀升至5000米,群山更显苍茫。皑皑白雪中,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傲然挺立,猎猎作响,那是信仰在生命禁区的最高宣示。更令人动容的,是悄然绽放于冻土之上的金黄报春花——它以柔弱之躯,倔强地刺破严寒,在绝境中点燃生命的火焰。这冰与火、刚与柔交织的画面,正是隆子精神最生动的隐喻:在最艰苦卓绝之地,信仰的力量总能破土而出,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60年沧桑巨变,精神火炬代代传。回望此行,思想的碰撞已点燃,协作的蓝图已绘就。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探寻者、创新者,都如同雪域高原的“播种者”。他们坚信,通过不懈的挖掘、智慧的融合与创新的表达,生长于隆子冻土之下的精神火种,必将淬炼升华为具有时代价值的党性教育瑰宝。如同傲雪的报春花,党的故事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绚烂的光华,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续写忠诚与信仰的不朽篇章。
来源:红麓
作者:刘克艳
编辑:李雯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nswdx-wap.hlunet.cn/content/646941/55/1511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