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周树辉:重温毛泽东给雷经天的信,体会纪律何以是“霸道”
2024-06-06 17:01:15 字号:

周树辉:重温毛泽东给雷经天的信,体会纪律何以是“霸道”

编者按

新湘评论“党纪学习教育系列谈系列”刊发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周树辉的文章《重温毛泽东给雷经天的信,体会纪律何以是“霸道”》,现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毛泽东同志曾讲过:“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关键密码。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举措,必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937年10月,战功赫赫的红军师团级干部黄克功因逼婚未遂,在延安延河畔枪杀了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许多人为黄克功求情,黄克功本人也给毛泽东写信恳求让他戴罪立功、战死沙场。中共中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召开会议,经过慎重讨论,决定将黄克功处以死刑。毛泽东还亲自给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代院长雷经天写信,要求除宣布法庭判决外,当众宣读他的信。时隔87年,重温毛泽东的信,仍然能深刻感受到党中央、毛主席做出这一重要决定的战略考量和政治远见,更能深刻领悟到严明的纪律对于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极端重要性。

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

1937年10月,正值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不久。之前,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大举侵华,企图以三个月时间“灭亡中国”。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爱国力量,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头等大事。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推动者,更是忠实的执行者。要能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必须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黄克功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内部存在争论,国民党也利用《中央日报》发难,将问题由黄克功扩大到整个边区政府,想借“黄克功事件”来浇灭“延安热”。虽然从情感上来说毛泽东“为之惋惜”,但一贯善于从政治的高度看问题的他主张执法必严、六亲不认,他强调:“当此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黄克功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处死,是他自己行为决定的。”试想一下,如果因为“国难当头,正是用人之际”就赦免黄克功,往后还会不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黄克功”?是不是意味着党的纪律可以搞变通打折扣?如果党的纪律得不到有效贯彻执行,又如何保证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不仅难以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顺利推进,甚至有可能在极其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党自身灰飞烟灭。历史证明,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执法如山,才保证了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能够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以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凝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图片

百年党史告诉我们,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挑战巨大,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尤其是各种敌对势力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铁的纪律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落实落地、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执行、确保党拥有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大能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纪律是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

毛泽东曾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要赢得群众,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带领他们为实现他们的利益而奋斗。人民群众支持共产党,是因为他们相信共产党就是给老百姓办事的,相信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在为老百姓打天下。要赢得群众,绝不可损害他们的利益。如果共产党和国民党没差别,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旧式军队没差别,人民群众凭什么支持你?共产党之所以得民心,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秋毫无犯。1928年3月,桂东县沙田村,毛泽东向全体官兵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老百姓眼前一亮,这支军队与只知鱼肉百姓的国民党军队有着天壤之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军队,时时刻刻把老百姓装在心里的军队,又怎么会不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呢?

“黄克功事件”发生后,不少人替他说情,全国的老百姓都在看着共产党会如何处理。这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内部治理的考验,也是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考验。试想一下,如果念其过去的功劳就赦免或者是从宽处理,将会造成什么样的政治影响?一旦人民群众认为共产党也是“刑不上大夫”,说一套做一套,还会铁了心跟共产党走吗?党中央、毛主席没有被各种游说所左右,严格执行党与红军的纪律。毛泽东还敏锐地看到了此案典型的法制教育意义,要求召开上千人参加的公审大会。在雷经天当众宣读的毛泽东的信中说,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毛泽东的信深深教育了全党,信在延安传开后,各界也深为共产党纪律严明、执法公正所折服。

图片

百年党史告诉我们,党的纪律是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赢得了民心,党就拥有了真正的铜墙铁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为了让中国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大力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铁的纪律保证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执行到位,保证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有效纠治。

纪律教育要抓住“关键少数”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除了干部的能力、本领外,纪律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干部队伍纪律严明,政治路线将得到有效贯彻。反之,干部队伍纪律涣散,政治路线绝难如实贯彻。因此,抓干部队伍建设,就要抓纪律建设;抓纪律建设,尤其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关键少数”若能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将发挥“头雁效应”的正效应;反之,其身不正,上行下效,将产生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负效应。

“黄克功事件”发生后,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黄克功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老革命、老红军,经历过井冈山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担任过团长、旅长,枪杀刘茜时是抗大第六队队长。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黄克功是“功臣”或是“能人”,虽然犯了大罪,但刘茜已经死了不能复生,再让黄克功为她陪葬不值得。对此,毛泽东在信中说:“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么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中央与军委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黄克功以极刑,极大震撼了全党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无形中挽救了若干个可能再次出现的“黄克功”。党的领导干部模范执行党的纪律,又会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从而以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凝聚党心军心民心。

图片

百年党史告诉我们,纪律建设一定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只有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确保党的纪律在执行过程中不打折不变形不走样,才能保证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以更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更严的纪律约束干部。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纪律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更加自觉严格执行纪律。只有这样,才能以坚强的纪律保障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阔步前行!

来源:红麓

作者:周树辉

编辑:李雯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